长久以来,生姜的存在大多卑微。高效率完成使命后,却总是被无视于盘底,最终落户垃圾桶。
但遇上⌈尚滋味,好辛香⌋的川式调味,配角姜也能翻身把歌唱。
图片
泡姜是入门
尚且年轻的仔姜水灵灵、嫩生生,拿来泡菜最为适宜。
川式泡菜有调味菜与下饭菜之分,前者如泡椒、泡蒜,用于烹饪调味;后者如泡笋、泡萝卜,用于佐餐下饭。
仔姜则是调味、下饭两栖选手。因归属于生姜行列但年岁尚小,仔姜口感浓烈而不失鲜爽,制成开胃小菜,总能给味蕾开个好头。
在泡菜坛子里滚过一遭后,仔姜表皮微皱但清脆犹存。泡菜的酸爽叠加仔姜的辛辣,恰到好处的刺激感伴随着咔擦一声便在口腔里逃窜开来,转而释放出淀粉特有的清甜,胃口在顷刻间被按下重启键,清粥白饭自此不再寡淡。
图片
仔姜搭万物还是那颗水灵灵嫩生生的仔姜,不仅入得了泡菜坛,下锅上灶同样出尽风头。自贡盐帮菜的世界里,仔姜堪称一霸,凭借对荤腥的强势压制处处留情。鲜锅兔、仔姜鸭、仔姜美蛙、跳水鱼... ...这些极致的鲜、生猛的辣、娇滴滴的嫩,全得靠它成全。自贡人嗜辣、嗜鲜、嗜肉食,恰巧适宜辣烹鲜调的鱼、兔、蛙便成了帮菜里的熟面孔,但腥膻味始终是这些食材最大的公敌。现在有了仔姜的掩护,食客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开味觉和嗅觉,大胆探索蛋白质最细微处的香气,无需担心咂摸出败兴的腥膻。盐帮菜里的调料大多有喧宾夺主的意图,半斤起步的仔姜切丝入菜,靠着辣鲜甜三大属性,敢于和主食材争夺冠名权,仔姜牛蛙便是典型。仔姜牛蛙的火辣人尽皆知,一是因为肌肉紧实的健美蛙大腿,剩下则全是仔姜的功劳。沉浮在热辣红油中的仔姜丝更添几分唬人架势,特有的辛辣渗入蛙肉,每一筷子都浸满了浓厚的香辣与刺激。但在如此重口味之下,也能从牙齿碾磨间,清晰分辨出仔姜的丝丝清爽与甘甜。面对肉食,仔姜得心应手;面对主食,它也能完美融入。图片
▲姜鸭面,吃前拌一拌,巴适得很 图片来源/网络
姜鸭面作为宜宾燃面的变体,面条劲道爽滑,口感重油偏硬。和姜粒、小米辣、花椒一起煸炒后鸭肉丁凶猛异常,浇在面条上拌匀后便顺势攀附而上,夹上一筷子入口,姜的干香,辣椒的香辣,鸭肉的馥郁在口腔里汇成一个爽字,让半梦半醒的胃和大脑顷刻间恢复意识。图片
姜,还是老的辣仔姜进化为成熟形态后,即是滋味愈发炽烈的生姜。生姜几乎承包了四川肉类食材会出现的所有场合,除此之外,蜀地食客们更是创造了川菜二十四种味型之一——姜汁味,将⌈尚滋味,好辛香⌋的饮食习惯彻底落实。姜汁味型以姜味醇厚,咸酸微辣为特点,由姜、盐、醋共同撑起风味主心骨,讲究一个醋与姜的阴阳调和。姜汁可荤可素,搭配无限,常见吃法有拌、淋、蘸三种。姜汁热窝鸡是四川人⌈以姜驯万物⌋现象中不得不提的佳作。姜汁热窝鸡俗称回锅鸡,以红油做底的姜汁是其调味精髓所在。被利落斩切的鸡块面前,川菜之魂——郫县豆瓣铺起舞台,大碗新鲜姜末一拥而上,再于沸腾中浇入一勺醋做收尾。调料的前拥后簇下鸡肉闪亮下锅,临起锅时勾上一层薄芡,姜的灵魂随汤汁一同被收进鸡肉的纤维缝隙,风味隐匿,时刻准备奇袭毫无戒心的食客。不单单是菜肴,老姜所能施展的领域早已发展到了饮品。早些年的蜀地火锅店里,四川人拥有自己的专属快乐水——老姜煮可乐。虽然高温加热消散了二氧化碳直冲脑门的畅爽刺激,但在辛香与甜腻的双重作用下,暖胃又解辣,上头劲头儿犹存。如此奇葩组合,没喝过的难以想象,喝过的则欲罢不能。川菜烹饪宝典里,姜既有独挑大梁的气魄,也有甘做陪衬的肚量,是不可或缺的灵魂角色。它安然游刃于荤素、周转于咸甜,或锦上添花,或奇中取巧,贡献一个又一个的味蕾惊喜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保利配资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配资炒股开户网站-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